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7-11-27 17:6:21
石云里:從書本知識到實踐知識
——《崇禎歷書》與明末歐洲天文學的傳入

 
《崇禎歷書》是明朝政府為了完成歷法改革于崇禎二年(1629)開始組織編修的一部專業(yè)性的天文學叢書,是20世紀之前中國最重要的科學典籍之一。
 
叢書圍繞明朝天文歷法機構在天體運動計算以及歷書編修方面的實際需要,針對中國本土歷法在理論與實踐上的不足和差誤,以第谷(Tycho Brahe,1546~1601)的《新編天文學初階》(Astronomiae Instauratae Progymnasmata)以及第谷的弟子隆格蒙塔努斯(Christen Sørensen Longomontanus,1562~1647)的《丹麥天文學》(Astronomia Danica)為中心,同時參考了從古希臘到十七世紀前二、三十年之間歐洲一些重要天文學著作中的成果,主要包括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約90~168)的《至大論》(Almagest)、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的《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的《天文學的光學須知》(Astronomiae Pars Optica)、馬基尼(Giovanni Antonio Magini, 1555~1617)的《新天球論》(Novæ coelestium orbium theoricæ)以及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星際使者》(Sidereus Nuncius)等等,形成了一套以第谷天文學體系為框架、與中國代數(shù)型歷法天文學傳統(tǒng)風格迥異的幾何型數(shù)理天文學體系。
 
該書內(nèi)容既有天文學理論與天文表,又有基本的三角學與測量學知識以及相關的天文儀器知識,全面涵蓋了日月五星和恒星運動的觀測、數(shù)學處理與具體計算,堪稱是中國天文學史和西方科學東傳史上的一座空前的里程碑。
 
無論是印度天文學在唐代的傳入,還是阿拉伯天文學在元明時期的東來,其規(guī)模的宏大和影響的深入持久程度都不可與這部歷書的編纂同日而語。該書的編纂以及其中內(nèi)容的最終采納是中國古代歷法天文學發(fā)展中的一次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固有的代數(shù)化的歷法天文學傳統(tǒng),使之走上了幾何化的發(fā)展道路,為它下一步的近代化發(fā)展鋪平了道路。
 
該書的清初改訂本《西洋新法歷書》雖然被完整保留至今,但原版在今天并沒有完整的存本,只有各種殘本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中。此前,潘鼐先生曾利用這些版本進行拼湊,影印出版了《崇禎歷書·附西洋新法歷書增刊十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為當代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可謂功德無量。
 
但是,由于《崇禎歷書》在明末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此修訂,所以現(xiàn)存版本之間實際上存在不少重要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卻是潘鼐這個“百衲本”所無法反映的。最近,在“國家古籍整理出版項目”的資助下,我們對《崇禎歷書》的這些存本重新進行了匯集和互校,完成了270余萬字的《崇禎歷書合!罚ㄖ袊茖W技術大學出版社,2017),更為清晰地再現(xiàn)了該書原版的基本面貌以及不同版本在內(nèi)容上的差異,由此也對該書的編纂過程產(chǎn)生一些新的認識。
 
最讓我們感到吃驚的就是《崇禎歷書》中所存在的一種且修且改以及且印且改的做法,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就是日躔部分。不僅講理論的《日躔歷指》的較晚版本中增加了不少內(nèi)容,而且用于具體計算的《日躔表》的后續(xù)版本簡直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交食部分看來也曾經(jīng)歷過較大的改變。因為,事實證明,在對崇禎七年(1634)三月那次大食分日食的預報中,歷局據(jù)西法所做的預報出現(xiàn)了重大錯誤;在向皇帝解釋這些錯誤時,歷局說當時新算表剛剛編修完成,“尚未裝潢成帙”,所以他們只好仍使用舊版算表推算,而沒有注意到其中的刊刻錯誤?梢,日食算表部分當時就是處在一種且修且改和且印且改的狀態(tài)之中。
 
更加奇怪的是,《崇禎歷書》講理論的“歷指”部分和講算表和算法的“表”的部分常常自相矛盾。最典型的就是,《月離表》中所使用的實際上是全套的第谷月亮表,但是《月離歷指》在解釋這些表的原理和推算方法時利用的卻是哥白尼的模型和理論,完全是驢頭不對馬嘴。
 
這些前后修改和仍然存在的錯誤向我們透露了《崇禎歷書》編纂過程的一個重要特點,即整個編纂并不是一個經(jīng)過嚴密計劃而有條不紊地推進的過程,而是一個邊試邊改的過程。所以,在這場歷法改革過程中,參與其事的耶穌會士們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簡單地將天文知識從拉丁文翻譯成中文,而必須考慮這些知識的實用效果問題。他們所要傳遞的并不是簡單的書本知識,而是需要見到實效的實踐性知識,所以其傳播過程就要比簡單書本知識的傳播要復雜得多。
 
明朝末期,耶穌會士把傳播歐洲科學作為他們在中國傳教活動的支撐。但是,盡管參與這場科學傳播運動的耶穌會士在歐洲或多或少地接受過一些科學方面的訓練,但都還不是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真正專家。他們了解中國科學的一些方面,并且從理論上作出了歐洲科學優(yōu)于中國科學的判斷。他們也了解中國所面臨的一些難題和困境,并相信憑借歐洲科學可以幫助中國解決這些問題,由此鞏固他們在這個國家中的地位。
 
如果中國對歐洲科學知識的需求僅限于書本層面,那么耶穌會士的傳播工作就要簡單得多,只不過是翻譯與出版,并且他們所宣稱的西方科學的優(yōu)勢神話也較容易得到維持。例如,針對當時中國對農(nóng)田水利機械的需求,當時的耶穌會士們讓一些中國學者相信,西方的龍尾車(阿基米德螺旋)的提水性能比中國的龍骨車要好,并且在《泰西水法》一書中作了介紹。但是,當時中國并沒有誰曾要求他們馬上通過實踐來證明他們的斷言。所以,盡管龍尾車一直沒能取代龍尾車,但龍尾車的神話卻維持了很長時間,直到清朝末期才有中國學者通過實踐經(jīng)驗對其提水效能提出異議。
 
但是,在歷法這樣的領域,問題就完全不同了。中國人需要立刻就見到西方天文學在日月食等天象預報方面的有效性,他們需要的不再是單純的書本知識,而是實踐知識,要通過時間來看你究竟能不能做得更好。在這種情況下,耶穌會士們只能是邊干邊學,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將自己培養(yǎng)成真正的實踐型專家。崇禎改歷和《崇禎歷書》編修正是這樣一個實踐知識的傳遞過程,它要求參與其中的耶穌會士必須把書本知識與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以便能在一場場的歷爭中擊敗對手。所以,對于原本不是真正專家的耶穌會士們來說,這個改歷和編書的過程就是一個邊試邊修,邊修邊改的過程。其實,現(xiàn)存《崇禎歷書》版本之間所存在的差異以及矛盾所反映的正是當時的這樣一種現(xiàn)實!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11月刊 佳作)
發(fā)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