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fā)以來,幾乎全部被授予給了男性科學家。截至2017年,117年里只有兩位女性獲此殊榮:波蘭裔法國科學家Marie CurieMaria (1903年)和德裔美國物理學家Goeppert-Mayer(1963年)。
不過,2018年10月2日之后,這一數(shù)字發(fā)生了變化,由2上升為3。在這一天,加拿大女科學家Donna Strickland與另兩位物理學家一起因發(fā)明了能生成高強度、超短光脈沖的方法——啁啾脈沖放大技術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無獨有偶,10月3日,諾貝爾化學獎為女性“酶”開二度。美國女科學家Frances H. Arnold因在使“酶定向進化”上作出的貢獻,成為諾獎118年歷史上第5位女性化學獎得主。
2018年諾貝爾獎似乎迎來了女性的勝利。然而,一組數(shù)據(jù)卻向這股激動與興奮毫不留情地潑了冷水。根據(jù)歷史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7年,在諾貝爾獎117年的時間里,獲得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的599人中,只有18位女性,占比不到3%。
近年來,這種性別不平衡飽受批評,其中很多批評直指授予榮譽的諾貝爾獎委員會。有些人簡單地以為,現(xiàn)在諾貝爾獎表彰科學中的女性或非西方研究人員比過去有所改善,然而研究再一次表明,系統(tǒng)性偏見仍然存在于科學領域,這在2016年和2017年尤為明顯,當時連續(xù)兩年都沒有產(chǎn)生女性獲獎者。
事實上,Alfred Nobel在其遺囑中制定了管理獎項條款的基本規(guī)則,并在這些規(guī)則的基礎上制定了授予每一項榮譽的章程。獲獎者由不同的機構選出——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fā)化學、物理和經(jīng)濟學獎,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的諾貝爾評審委員會頒發(fā)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每個獎項都有一個委員會。委員會邀請著名科學家提名人選,然后從中產(chǎn)生一個候選人名單。許多提名者因為其學術地位或國家學院的成員資格而受章程約束,但是有一小部分提名者是由機構自己選出來的。
為了解決充滿爭議的偏見問題,目前授予科學獎的組織已經(jīng)開始調整他們的提名程序,以鼓勵獎項提名者的性別和地域的多樣性。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努力的效果將在多長時間內顯現(xiàn)出來。
微妙的變化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Göran Hansson表示,即便是現(xiàn)在,也很少有女性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由于Hansson拒絕透露目前提名女性的比例,因此很難知道有多少人被提名,他的理由是該學院的章程規(guī)定,提名名單具有50年的保密期限。
此次,諾貝爾獎委員會第一次明確呼吁2019年諾貝爾獎提名人選要在性別、地理和主題的多樣性方面給予考慮。“我們不是在真空中工作。我們需要科學界看到女科學家,并提名那些作出杰出貢獻的人,”Hansson表示。
“哪怕是最小的推動都能帶來改變,因此我對此次的呼吁表示贊賞,”奧斯陸城市大學校長、挪威性別平衡與多樣性委員會主席Curt Rice坦言。
同時,另一項調整也在進行中。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獲獎信將首次強調,提名者可以提出與三項不同發(fā)現(xiàn)相對應的名字。(提名者也被允許為一個發(fā)現(xiàn)提出多個名字。)
“我很高興聽到這個變化,”在哈佛大學行為經(jīng)濟學家Iris Bohnet看來,這種方法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多樣性,因為研究表明,人們在選擇多個候選人時作出的選擇要比只選擇一個候選人時更加多樣化。
大約兩年前,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監(jiān)管的委員會開始有意增加有資格獲得提名的女性科學家的數(shù)量。這是一個小小的轉變,因為每個委員會只選擇提名者中的一小部分。據(jù)Hansson估計,在每個委員會挑選的大約500名科學家中,女性的比例大約翻了一番,達到平均25%左右。
如今,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已經(jīng)有了較好的記錄:在過去十年的獲獎者中,女性占21%。但諾貝爾評審委員會秘書長Thomas Perlmann表示,該委員會仍然關注性別失衡問題。目前正在增加其邀請?zhí)崦呐院颓嗄昕茖W家的數(shù)量,并在不斷考慮如何制定邀請信函。
Rice指出,在提名者和獲獎機構中提升女性地位是積極的,但不太可能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因為許多研究表明,在同樣的文化偏見下,男性總是更容易獲得青睞。不過,Perlmann表示,評審委員會已經(jīng)注意到,女性提名其他女性的可能性確實略高一些。
激進的建議
今年2月,Bohnet和Rice在由諾貝爾委員會和諾貝爾基金會董事會召開的性別問題會議上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
Bohnet建議委員會可以通過互相比較來評估被提名者,而不是單獨地評判他們。她的研究表明,此舉有助于評估者關注質量而不是人口統(tǒng)計特征,這可以減少偏見。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正在發(fā)生的變化的影響,各委員會應該做的不僅僅是強調科學家可以提出多次提名,Rice補充道,他們本來就該這樣做。
更激進的做法是,他們還可以強調其候選名單中男性和女性人數(shù)相等,Rice直言;蛘哳C獎機構可以在一年內決定將所有獎項頒發(fā)給女性。“迫使人們考慮女性在科學上的貢獻,很少有比這更能撼動科學界的了,”Rice說。
Rice指出,性別平等措施可能會遇到阻力,因為有些人擔心這些措施會降低質量。但他表示,“關于在這些領域中女性素質不夠高的想法是荒謬的。”
Hansson說,多樣性的措施不是為了改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而是為了通過確保杰出的女性不被忽視,從而幫助最優(yōu)秀的科學家獲勝。諾貝爾獎必須要有長遠的眼光,他說。“誠然,我們行動確實緩慢,但我們意識到了形勢的發(fā)展,而且正在努力應對。”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一位發(fā)言人曾表示,任何對少數(shù)族裔和性別實行配額的建議都不符合Alfred Nobel的意愿。盡管有研究表明,提高公眾對差異的認識將會鼓勵改變,但該科學院并不打算公布提名者的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過,如果目前的措施不會產(chǎn)生什么改變,那么學院將再次關注多樣性問題,Hansson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諾貝爾獎不能更好地承認女性的工作,她們的聲譽也會相應受損。當然,不止諾貝爾獎需要改變,Rice指出,其它獎項同樣需要采取行動。在數(shù)學方面,菲爾茲獎于2014年首次頒發(fā)給女性,而阿貝爾獎從未頒發(fā)給女性。“因此,整個獎金項目都存在嚴重問題”。
在尚未發(fā)表的研究中,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西北大學的社會科學家Brian Uzzi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幾項科學獎項,發(fā)現(xiàn)在某些領域,女性贏得獎項的比例與她們的表現(xiàn)不相上下。然而,這些獎項的“地位”和現(xiàn)金價值較低,往往與教學相關,而非與研究相關。
這可能取決于對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Uzzi表示。“打破刻板印象的方法是樹立榜樣。秘訣就是讓更多的女性成為贏家。”
世界上最大的悖論之一是,盡管女性占全球人口的大約50%,但性別不平等至今仍然存在。雖然這一問題已引起多方關注,并且也推動了一些機構和組織在彌合差距方面采取積極舉措,但是進展緩慢。那些追求科學事業(yè)的女性的境況并未得到改善。
毋庸置疑,解決性別不平等問題,為女性科研人員提供平等的職業(yè)環(huán)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只要世界各國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用毅力與堅持必定可以打破不平等的藩籬,讓“科研玫瑰”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