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舉行的第58期學院院長午餐會上,一個本科生提問:“我們都想多聽學術(shù)報告,但一些報告根本聽不懂,所以很多人就不再去聽了。我們要不要去聽聽不懂的報告?”
這個問題并不新鮮。網(wǎng)上有許多關(guān)于這種問題的回答。我的建議是:要去聽。
其一,聽不懂的報告比聽得懂的報告更值得聽。只讀容易讀的書等于沒有讀書,關(guān)鍵是怎么聽。
其二,聽報告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聽懂。去電影院看電影,目的可能不只是為了看懂電影,甚至根本不是為了看電影。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被公認為講課和講座水平一流。他問聽他講座的學生:“如果你們不能理解我準備講的東西,為什么還要從頭到尾坐在這聽呢?”他認為,“參加科學講座的所有聽眾都清楚,他們不打算理解講座的內(nèi)容,但講授者也許系了一條色彩鮮艷的漂亮領(lǐng)帶可供觀賞。”
學術(shù)報告的魅力不僅在報告,更在報告人。所以費曼還說:“我的任務就是要你們相信,不要因為不能理解就走開。”
現(xiàn)實中,我們看到很多學術(shù)大咖去大學作講座,人氣爆棚。你確信聽講座的人都是抱著聽懂的目的去的?
這里重點談談你為什么聽不懂學術(shù)報告。據(jù)我觀察,原因主要有三點。
其一,你可能不是報告人設定的目標受眾。
科學哲學家Robert P. Crease說:“向外人解說科學就像是同非城市居民談論城市一樣——你得根據(jù)聽眾的反應決定談話內(nèi)容。”
很多報告人在作報告前會先了解受眾是誰,再根據(jù)受眾的興趣、需求、專業(yè)、背景等確定報告內(nèi)容和方式。本科生是絕大多數(shù)學術(shù)報告的“游客”,如果正好碰到面向“城市居民”的專業(yè)報告,難免聽不懂。
其二,報告人沒有搞懂自己所講的東西。
如果你屬于報告人設定的目標受眾,但你還是聽不懂,那問題在哪?
黃昆是我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據(jù)他的學生葛惟昆教授介紹,黃昆經(jīng)常說:“講課或者作報告,如果下面的人聽不懂,那從來不是聽的人的問題,而是講的人的問題。”
《像物理學家一樣思考》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新物理學”科普書。我們很難想象,它的作者蓋瑞•祖卡夫竟然沒有任何物理學背景。
該書的扉頁引用了三位物理學家的名言。愛因斯坦:“科學的基本觀念本質(zhì)上大都很簡單,通常都可以用人人皆知的語言來表達。”海森伯:“用普通語言來說明事物,即使是對物理學家而言亦是觀察理解程度的指標。”薛定諤:“長期而言,如果你沒有辦法使大家了解你在干什么,那么你做的事就沒有價值。”
祖卡夫跨行寫這本科普書的信心正來源于一流科學家的共同信念:再深奧的科學也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也能被沒有任何專業(yè)背景的人搞明白。
反過來,如果報告人不能讓人聽懂他的報告,說明他沒搞懂自己所講的東西。對此,愛因斯坦還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更精確的尺子:如果你無法向一個6歲的孩子解釋一個概念,你就沒有完全理解它。
其三,報告人在故弄玄虛。
報告人即使有能力把報告講得讓人聽懂,他也可能未必這樣做。一方面,把報告講得通俗易懂是要費功夫的,而講得玄之又玄或讓人聽得云里霧里,則可以張口就來。正如愛因斯坦所言:“任何聰明的傻瓜都能讓事情變得更宏大更復雜,走向相反的方向則需要天賦以及巨大的勇氣。”
另一方面,報告人有時也會權(quán)衡:把報告講得通俗易懂或玄之又玄,哪一個對他更有利。研究表明,科研人員有足夠的動機在表述自己的科研成果或思想時故弄玄虛,故意“讓事情變得更宏大更復雜”。
發(fā)表在《組織行為與人類決策過程》雜志上的系列研究表明,科研人員往往通過說行話——指特定人群使用的語言,代替了更容易理解的單詞和短語——來證明自己是行家或在行業(yè)內(nèi)地位高。美國哥倫比亞大學Zachariah Brown等人發(fā)現(xiàn),地位低的人更關(guān)注觀眾如何評價他們,而多說行話被認為可以彌補自己的地位低。因此,在行內(nèi)地位較低的人比地位較高的人更容易使用充滿行話的語言。
德國學者通過分析135502篇與12種技術(shù)有關(guān)的學術(shù)論文摘要的可讀性,考察了科學語篇的可讀性與其科學影響之間的關(guān)系。結(jié)果表明,在考慮的幾乎所有研究領(lǐng)域,摘要越復雜的論文未被引用的可能性越低;而在一些更成熟或更大的領(lǐng)域,摘要越復雜,論文進入被引量前10%甚至前1%的幾率越高。作者指出,這意味著科學家有動機(人為地)降低其摘要的可讀性,以便向讀者傳達質(zhì)量和能力的信號,從而引起關(guān)注并吸引更多的引文。
綜上,聽不懂學術(shù)報告不能成為不聽報告的理由,因為聽不聽得懂,基本上不是由聽的人而是由講的人決定的。多聽報告,也許聽懂的很少,但看清的、學到的、意外收獲的可能很多,而這些往往比聽懂的東西更重要!
(作者系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